最新目录

乡愁中的乌托邦(2)

来源:当代电影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1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乡愁”的理念在寻根文学,新乡土文学以及先锋派文学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成为当代中国社会抵御现代化痛苦和巨大压力

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乡愁”的理念在寻根文学,新乡土文学以及先锋派文学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成为当代中国社会抵御现代化痛苦和巨大压力的文化依托,或者说一个情感乌托邦。

在关于中国文学艺术与乌托邦关系的研究中,我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这就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缺乏关于“未来”的文学描述。自20世纪初期新文学运动以来,中国几乎没有出现过类似于莫尔的《乌托邦》、托玛索·康帕内拉的《太阳城》、威廉·莫里斯的《乌有乡消息》、路易斯《寂静的星球》那样的著作或文学作品,也没有产生过类似阿道司·赫胥黎《美丽新世界》、乔治·奥威尔《1984》那样的作品。在中国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的发展中,科幻文学一直是一个发展不起来的文学类型。难道是中国社会20世纪以来缺乏乌托邦冲动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可能的答案也许是:乌托邦冲动在中国文学和艺术中用另外的方式和途径来实现自己的表征。我认为,“乡愁”就是这样的文学和美学的形式。

与欧洲的乌托邦文学的基本逻辑是指向“未来”不同,中国乡土文学传统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传统中的“乡愁”都是指向“过去”的。这大约与于中国文化和哲学中祖先崇拜的神话思维有关。在中国文化中,包括中国哲学和中国文学中,“完美”的世界、完美的社会只存在于遥远的“过去”。随着礼崩乐坏时代的开始,中国人心中的乌托邦就与“过去”的存在相联系。因此我们看到,“甲午海战”失败之后的新文化运动,一方面对孔孟之道和封建礼教进行了异常猛烈的批判,另一方面,对于中国神话的研究,对于中国歌谣传统的研究也在早期新文化运动的精英们那里开启。鲁迅、闻一多、周作人、郭沫若等文学家也是中国最早的神话学研究学者。在三四十年代,延安的文化精英们也把文学艺术的民族形式提到非常高的地位。“山药蛋派”的乡土文学和秧歌、民歌等文化形式都成为文学表征“未来”感觉结构的重要形式。延安时期用“过去”来表征“未来”的文学作品的突出例子有毛泽东的诗词《沁园春·雪》和光末然作词、冼星海作曲的《黄河大合唱》等。我曾经分析过《雪》中的强烈的乌托邦冲动以及这种冲动与中国革命和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关系1。在《黄河大合唱》中所有的形象和意象均来自于农耕文明,来自于中华文明的物质基础,与工业化和市场经济完全没有关系,但是,《黄河大合唱》的确表征出“未来”的感觉结构,给人以强大的精神和情感力量。

如果说《雪》和《黄河大合唱》都是在现实中因艰难困苦而眺望远方,乌托邦冲动成为其中的强大力量的话,那么,李叔同的《送别》中所表述的“离愁别绪”,以及这种淡淡的忧伤所表达和描绘的“乡愁式乌托邦”则更接近于现代化过程中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和普通人的感觉结构,因此它也流传更广,传唱更为持久。《送别》写于1905的日本,距“甲午海战”10年,距《新青年》创刊也是10年,也就是在“甲午海战”和新文化运动浮出地表之间的历史时期。《送别》上承中国诗歌人生感伤的抒情传统,下启中国文学艺术中乡愁理念的乌托邦想象,是一个很值得认真分析的文化文本: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

李叔同的这首《送别》在文学史上被关注的不是很多,也许因为这是首歌,原曲作者是美国的奥德维,李叔同仅仅是填词而已。但是,一百多年过去之后,这首歌仍然在老百姓中传唱,仍然呼应着现代化过程中人们的“感觉结构”,因此有必要加以分析。

《送别》大量使用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语言和意象,述说了人与人之间的离悲别绪,给人强烈的古典美学意境,但是,一句“知交半零落”透露出强烈的现代气息,表达了现代人在都市、工业化氛围中特有的孤独和冷寂,也正是因为如此,古典友谊的种种意向也就具有了接近于完美的意义,成为了异国他乡漂泊者心中的乌托邦。当然,这只是一种情感乌托邦。在中国,对于现代社会中孤独的个体而言,“甲午海战”不仅是国家的一次战争失败,它意味着在世界范围内已经广泛发展了现代化的格局中,中国的社会结构、价值观念、信仰体系都从根本上受到了冲击和撼动,原来足以安居乐业的整个社会系统包括物质方面的和文化上都陷入了深刻的危机之中。向外展望,努力“脱亚入欧”的日本正是欺压中国的敌人,因此不可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未来”。在这样一种让人近乎绝望的情境中,故乡的山川、拂柳、残阳、芳草、笛声、古道等正可以成为心灵的慰藉和情感的依托。也许正是在这种心态中,李叔同写下了《送别》,把中国社会被迫进入现代化进程之后的“感觉结构”表征了出来。我们注意到,在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过程中,以“送别”为主题的歌曲后来反复出现,可以证明李叔同对现代化进程中中国人的感觉结构的把握基本准确。

文章来源:《当代电影》 网址: http://www.dddyzz.cn/qikandaodu/2021/0310/543.html



上一篇:从影片乱世佳人看电影与文学著作之间的差异共
下一篇:有关禁片研究的试评述

当代电影投稿 | 当代电影编辑部| 当代电影版面费 | 当代电影论文发表 | 当代电影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当代电影》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