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飞」|丹青追梦 水墨本色-中国当代书画名(2)

来源:当代电影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7-2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艺术与科学的交融在作品与产品上有很广泛的体现这种交融还体现在艺术家与科学家身上。艺术创作与科学创新都需要创造性思维、想像与灵感。在很多艺

艺术与科学的交融在作品与产品上有很广泛的体现这种交融还体现在艺术家与科学家身上。艺术创作与科学创新都需要创造性思维、想像与灵感。在很多艺术家与科学家也可看到这点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是艺术家与科学家的典型合体他的成就在艺术与科学领域都是很高的。还有爱因斯坦的小提琴、费曼的架子鼓。而毕加索立体派的绘画灵感来源于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创立有一定的关系主要是当时科学界对四维时空的认识相关。毕加索只是在两维平面上来反映四维时空的物质。埃舍尔的时空转换作品就是表现立体、拓扑、双曲等空间结构的奇异性。从思维创造性来讲艺术与科学是相通的通常科学强调的是逻辑思维艺术强调的是形象思维。一个科学家/艺术家如果能够很好地利用这两种思维使两种思维在大脑中相互交融则更有可能性提出创新性思想做出原创性的成果。因而我们要大力提倡艺术与科学的相融教育。正如李政道说“科学和艺术是不可分割的就像一个硬币的两面。它们共同的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艺术与科学的交融更有利于人类文明的发展。最后讨论艺术与发展目标。不管艺术与科学是分科发展还是交融发展人类文明进步的最终目标是要探讨的。如果科学仅仅是大大提高人类的物质生活水平艺术提高人类精神文明程度。不明确终极目标人类也会走向崎途。在信息时代高速发展的今天各种文艺作品创作、普及无不得益于现代科技所创造的各种成果而科技自身所暴露的一些问题也越来越为文艺领域所关注。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带给人类美好物质生活的同时科学技术很多成果是令人担忧的如核技术的发展从科技发展来讲无疑是人类文明的前进但今天核武器的发展已经足够毁灭全人类、毁灭地球几十次。那么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把双刃剑。还有人工智能的发展远比人类聪明的超级机器人出现也是时间问题谁可以保证百分百能控制他们。现在脑机交互芯片已经有了初步突破未来人脑与电脑的信息交互也会实现也就是说可以不通过学习获取知识信息只要通过电脑输给人脑可以产生超级人类。这些科学技术都是可以在人类发展的未来能够实现的。人类生老病死也会在未来通过基因技术、人造器官等所改变未来人类甚至不会死亡。这些科学的进步会给人类带什么也是未知的。这些未来人类社会的问题已经早已在文学、电影、绘画等艺术创作中出现。人类的艺术作品是可以超越科学技术目前已掌握的水平去进行创作的从人类早期文明到现代社会科技与文艺的关系逐渐变得密切。科学技术作为主要生产力推动着社会的进步不但为文学艺术的发展创造物质上的工具载体更为其思想精神提供源源不断的活力。而文学艺术领域由于反映甚至塑造社会风尚、价值取向所以也会间接作用于科技的发展。人性的压抑、艺术的低迷会使科技进程陷入阻滞而人文思想的繁荣和社会环境的开放则会推动科技更快地发展。但那些科幻小说、电影还是动画作品始终会有正义、善良、美好的主题。艺术与科学发展过程中艺术求美解决人类精神领域的需求。科学求真解决人类物质领域的需求。但我们必须了解一点艺术与科学最终发展的目标是求善科技再发达科学家如果没有善恶标准制造毁灭人类的武器那科学又会导致什么呢英国作家在《科学的社会功能》这本书提到以科学的社会功能为主题。过去人们常常认为科学研究的成果一定会导致人类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但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及随后而来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却说明把科学用于破坏和浪费的目的同样是轻而易举的。然后还有人却提议要求停止科学研究以保全现有的文明。在这种社会背景下贝尔纳开始考虑科学家所做的工作与他们自己周围的社会和经济现象有何种关系开始探讨科学家的社会责任并试图提出一些可行的办法以便把科学导向有益于人类福祉的目的。?因而科学应从有益于人类的福祉去发展。艺术家更应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很多反人类、反社会的文艺作品不仅会误导人类走向邪恶更会在精神上摧毁人类。在求善的基础上求美是艺术发展的方向在求善的基础上求真是科学发展的方向。只有真、善、美共同作用于艺术与科学的发展中时人类才会有真正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1]?辞海编辑委员会.海辞[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627.[2]?辞海编辑委员会.海辞[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1965.[3]?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2.209-211.作者范飞 ??单位?湖南省工笔画学会

文章来源:《当代电影》 网址: http://www.dddyzz.cn/zonghexinwen/2021/0727/859.html



上一篇:成龙监制《家园行动》启动 影片聚焦当代外交撤
下一篇:以个体视角折射当代中国“大学精神”

当代电影投稿 | 当代电影编辑部| 当代电影版面费 | 当代电影论文发表 | 当代电影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当代电影》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