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目录

艺术探索,解读当代画家杜觉民绘画艺术(3)

来源:当代电影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11-0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杜觉民不是一位仿旧式文人,而是对西方思想文化资源充满兴趣。他曾用一周时间通读完了百万字的英国学者彼得?沃森所着《西方思想史》,对西方现代
杜觉民不是一位仿旧式文人,而是对西方思想文化资源充满兴趣。他曾用一周时间通读完了百万字的英国学者彼得?沃森所着《西方思想史》,对西方现代文艺理论颇为熟悉,甚至有点偏激地认为“从笔墨的角度切入来研究绘画,应该也是受西方影响”。他广泛涉猎西方文化,文学尤其是诗歌向他传递思想的力量,音乐给他提供形式上的启示,而电影兼有这两方面的功能。他的工笔画中表达出明显的光影变幻感,人物肖像尤其是大头像具有特写镜头的效果,这些处理手法与电影艺术有着内在的联系。
(二)
面对杜觉民的水墨画,观众感受到的震撼力,甚至是压迫感和窒息感,虽然来自主题与思想的力量,最终是通过强烈的视觉张力传达的。画家宣称:“笔墨本身是不值得研究的,它只是一种技术,是承载画家思想、观念和情感的媒介,最好的笔墨是让人看不到笔墨!感觉你只能这样画才能表达这样的境界”。不过,作品的内容和境界可以是公共资源,艺术门类的特色则在于表达的方式。思想载体的形状和质量,决定了思想传达的准确与深刻程度,吧这个载体发展成熟并运用纯熟,正是艺术家的职业尊严之所在。
早年的学画经历以及由丝工学院开始的正规训练,使他的水墨画具有西画的背景,正如他所说:“吸取古今中外一切艺术之所长,为自己创造的艺术所用”。从表现光影的变化,到运用西画的涂染法,以及非书法性的点、线、面语言,皆可作如是观。他的风格又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相隔多年的本、硕、博三段学习提供了熔铸新风格的最好机会。仅从他读博前后的画风看来,差异之大,远远超过了其他读博的画家。读博之前在浙江画院工作期间,他最为者力的是工笔画,读博期间则转向大写意,并迅速发展成熟。
他的工笔画寓写于工,先用细劲的线条勾勒出主体人物形象,然后揉皱画纸,再多遍渍染,人物轮廓内浓淡墨迹随着褶皱延伸,产生有如山石、树皮、屋漏、风雪般的肌理效果,也使人物象是从背景中凸显出来的一尊雕像。1997年(丁丑)所作《晚秋图》、1999年的《风萧萧兮易水寒》到21世纪初年所画的一批四尺对开的工笔设色大头像,大量地采用这一手法。在这一时期他还使用过另一种画法,放弃了揉皱手法,只在局部使用类似揉皱的皴擦和水渍。如1997年(丁丑)的《雾》、1999年的《晨曦》,虽然主色调由赭黄变为淡青,具有雾气或晨曦中的潮湿与清新感,人物及其背景聚成一个团块,占据了画面的大部分,天与之形成强烈对比,并使人物富于雕塑的质感与力度。在此基础上,他还进行过其他的尝试,如2000年(庚辰)所作《七贤图》,延伸了水渍式皴擦和淡青色调,但又用白粉和朱砂颜料加强工笔重彩效果,人物的变形造型则受到南京画家的影响,终与他的本来面貌相去甚远,只是偶尔为之。大约在开始读博期间他所画的一系列写生大头像,回到赭黄色调,渍染变得简单,人物面部用大量皴线来完成结构、质感和肌理,实际上已经开始由工笔向写意过渡。
他的大写意形式特色有两方面:一是视觉上的简化与设计感,二是墨法技术的极致化。前者是寓丰富于简化之中,后者是寓简化于丰富之中。
视觉上的简化,首先要对物象进行提炼。这种提炼以扎实的课堂与现场写生和光影素描为基础,但他并没有循此路数发展下去(发展下去的结果是成为第二个叶浅予、黄胄、周思聪......唯独不能成为他自己),而把汲取灵感的范围扩大到几个相隔甚远的领域——漫画的夸张与黑色幽默、汉画简化的块状感与黑白对比,甚至岩画和世界范围内的“原始艺术”的造型与符号。漫画和汉画是中国绘画的边缘,但并非与水墨画传统绝缘,而岩画和原始艺术则已被吸纳为西方现代艺术的元素,对它们的利用也是中国画形式现代化的一种路径。为了与画面造型与气质相符,他的书法也取法有民间渊源的魏碑字,主体来自龙门造像记,兼容“二璺”,字形和用笔都方正古拙,劲力内含,与他的自署“丑人”相得益彰。

文章来源:《当代电影》 网址: http://www.dddyzz.cn/zonghexinwen/2020/1109/369.html



上一篇:水乡古街与当代艺术奇妙碰撞 中国美院2020跨媒体
下一篇:当代大学生的社会性死亡,网友:我想借一部说

当代电影投稿 | 当代电影编辑部| 当代电影版面费 | 当代电影论文发表 | 当代电影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当代电影》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